微信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發(fā)布 向侵權行為亮劍
來源:中國經濟網(北京) 發(fā)布時間:2016-01-18 01:53:00 瀏覽:1352
(原標題:微信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發(fā)布 向侵權行為亮劍)
1月11日,微信首次發(fā)布《2015微信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》(以下簡稱白皮書),向侵權行為亮劍。白皮書顯示,近一年來,微信共處理涉知識產權案件1.3萬件,其中,原創(chuàng)聲明功能保護了515萬次原創(chuàng)申請,品牌維權平臺處理了7000多例涉嫌售假舉報。
“我們致力于推動互聯(lián)網版權保護由‘被動時代’跨入‘主動時代’,滌清版權生態(tài),營造文明的內容產業(yè)環(huán)境。”騰訊法務部總經理江波表示,未來微信將考慮把保護范圍進一步擴大到語音、視頻等,并擴大品牌維權平臺的邀請范圍。
白皮書顯示,微信收到針對微信公眾賬號的投訴超過2.2萬件,其中涉及知識產權的投訴超過1.3萬件,占比達60%;針對微信個人賬號的投訴超過1.2萬件,涉及知識產權的投訴有200多件,比例僅為2%。
從發(fā)布的數(shù)據看,無論對個人賬號還是公眾賬號,商標侵權的投訴在常見知識產權投訴中最多,其次是著作權領域,而針對專利侵權的投訴數(shù)量均較少。據介紹,微信中的著作權糾紛主要表現(xiàn)為三種形式,其一是各大自媒體賬號轉載他人作品,但不注明作者,不注明來源媒體;其二是未經授權,轉載內容,盡管注明作者及出處,但并非通過合法渠道;其三是未經得權利人同意便“摘錄、整合”他人作品,屬于侵犯著作財產權中的匯編權。針對商標權糾紛,擅用他人注冊商標進行不正當競爭,以及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等行為均是微信侵權處理的重點。
在著作權侵權投訴的細分領域中,針對公眾賬號的投訴內容主要為文字類,約占61%;而針對個人賬號的投訴內容,則以攝影作品為主,約占67%,二者之間差異源于產品本身的特點。
2015年以來,微商的異軍突起也逐漸暴露出品牌侵權的亂象。對此,微信上線品牌維權平臺正式聯(lián)動國際知名品牌商,重磅打擊售假賬號,還微信健康的交易天地。
“我們處理了涉嫌售假舉報1.7萬余例,經品牌方專業(yè)鑒定后處理7400余例,封禁了7000余個售假微信賬號。”江波分享了微信品牌維權的數(shù)據,他指出,截至目前,已有44個商標權人接入平臺,如路易威登、香奈兒等國際知名品牌商,涉及商標100余個。
通過主動保護和被動保護結合、事先防范與事后救濟并用等組合策略,微信開啟了維權“新常態(tài)”。據了解,在操作上,用戶可以通過多方位、規(guī)則透明且方便可操作的線上保護、投訴、后臺執(zhí)行操作的全自動化流程;在形式上,權利人從以往書函投寄送達的模式升級為全電子化的互聯(lián)網線上投訴模式;在效率上,線上的維權機制大大提升便捷度和效率,使投訴雙方可以及時跟進動態(tài),一改信息發(fā)布平臺侵權投訴處理周期長、流程不清晰、處理結果難以獲知的弊端。
-
43類
大粥門
查看詳情 -
20類
寶瑞鳥 PEREOVO
查看詳情 -
16類
柔月
查看詳情 -
33類
醉無忌
查看詳情